七星岩,我们身边的秘境与风景(一)——千年溶洞探秘史
作者:网站管理员
时间:2014-10-30
浏览次数:60
【前言】
现如今,溶洞不是希罕物。现代科技,也赋予了人们上天入地的能力。所以,在桂林,一个喀斯特地貌发育丰满的地区,不断有新的溶洞被发现。这些岩洞,争奇斗艳,但也仅仅是绮丽而已。有一种丰满和积淀,只有时间才能赋予;有一种内涵和故事,只有文化才能成就。在中国的数千个游览溶洞中,没有哪一个能像七星岩这样拥有一千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;没有哪一个溶洞,如七星岩一般,千百年来,吸引着无数的冒险者,去探索它的秘境;更没有哪一个溶洞,像七星岩这么深刻地参与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生活,与城市共患难,同成长。从这个角度说,七星岩,是桂林乃至中国独一无二的溶洞。

千年溶洞探秘史
七星岩位于桂林七星景区内普陀山天玑峰的西南半山腰,东西贯通,古称栖霞洞、老君洞。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,因七星山而得名。早在公元五、六世纪就有文字记载。今依民间习惯称呼,又据岩内明代桂林画家张文熙所题“第一洞天”之义,定名为“七星洞天”,被列入桂林新二十四景之一。栖霞洞自古即被誉为“八桂仙境之最”,一直是桂林最具吸引力的游览胜地。是我国最早开发游览和进行科学考察的著名洞穴之一。早在140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就已经很有名气了,今天我们在洞口依然可见隋代开皇十年(590),由高僧昙迁题写的“栖霞洞”三个大字。



七星岩所在的位置,为古代桂林城的东附廓,离城不远。对于身边的这个岩洞,人们充满好奇,时常有一探就里的冲动,但是由于洞内幽暗深邃,歧径颇多,游人害怕迷路,多不敢贸然深入,因而鲜有能游完全程者。史上记载最负盛名的一次游览,是在宋代端平年间(公元1234—1236年),当时的静江知府赵师恕率僚属以及追随而来的百姓千余人,手持数百支火炬,鼓吹而游七星岩,整个游程历时六、七个小时。
因为未知,人们也把许多奇思妙想和神话,附丽其上。在《栖霞寺志》中,收录了一篇《仙迹记》,讲的是唐末郑冠卿在洞里遇见日华和月华二仙的故事。
唐朝末年,一个名叫郑冠卿的人在临贺县当了一任知县,期满后调往别处,途中逗留桂林。这天,他游玩到栖霞洞口,遇见两个道士,把他让进洞里。宾主落座,道士引经据典,谈古论今,郑冠卿听得心悦诚服。道士拿过一支笛子请他吹,可是郑冠卿用尽力气也吹不响,道士自己吹笛,他却听不到一点声音。后来,道士从壶中倒出几滴酒,让郑冠卿喝了下去。临行前,两个道士每人送他一首诗。
(一)
倏忽而来暂少留,凡间风月已三秋。
趋名竟利何时了,害物伤人早晚休。
祸积累成为世谤,荣过恩却与身仇。
君看虎战龙争处,几树白杨飘垄头。
(二)
名利教疏便可疏,俗情时态莫踟躇。
人寰律历千回换,仙洞光阴数息余。
顷信令威曾化鹤,今知庄叟羡游鱼。
不缘过去行方便,哪得今朝会碧虚!
道士又问郑冠卿在任期内都做过哪些事,郑冠卿回答:“我见到穷困的百姓,就代交租税,发现野草中的尸骨,便脱下衣服,把它包裹起来埋掉。”道士感叹道“我们今天的相逢,不就是因为你积德行善吗!现在藩镇割据,穷征暴敛,百姓们遭了大难啊。从前,王乔和许逊在当官时做了很多好事,结果修成真身,你也好好努力吧!”
郑冠卿出了洞,一个樵夫告诉他,刚才那两位道士是日华、月华二仙,刚从南溟赴宴回来,说完不见踪影。郑冠卿心中大惊,在附近一打听,原来自己刚才在洞里闲谈那一会儿,洞外已经过去整整三年!
遇仙的故事是南宋绍兴年间山东人尹啬讲述的。神仙之说自然不可信,但神仙洞府中的奇特景观,却在其后的岁月里为人们逐渐所认识。
崇祯十年(公元1637年)闰四月初七日,徐霞客进入广西境。《游七星岩日记》是当年五月初二日徐霞客在广西桂林第一次游七星岩的记录。徐霞客从北口入洞,经獭子潭、红毡、白毡等,往南贯穿到曾公岩出洞;又另觅导游,再入曾公岩,先北向行,在红毡、白毡处折而往东,深入到无底深潭附近返回,由曾公岩出;饭后考察七星山外部,循山南麓觅洞,又越山顶北下,游省春三洞,以后再游含仙岩、朝云岩。他穿过了山体的内部,又翻越了山的外部,傍晚还远眺西山形势,详析各山位置。徐霞客穷一日之力,收获甚丰。七星岩是一个相当巨大而复杂的溶洞体系,也是徐霞客洞穴考察的典型例子。他在六月初二日又第二次游七星岩。经过全面、反复的踏勘,终于搞清七星山西面有五洞,东南面有五洞,北面也有五洞,“一山凡得十五洞云”。徐霞客对洞穴内部和山体外部考察的精确描述,与近年我国学者用科学仪器测量绘制的平面图和素描图对照,惊人地相同。
徐霞客所在的明代,便有住岩道士义务充当岩洞导游,手持火炬引导游人参观并介绍洞内景观,一时间游踪益盛,七星岩被称为“八桂诸岩洞之冠”、“八桂仙境之最”。而相应的景点也被大量命名,至民国年间,被命名的景点已有52处或56处。现代孙中山、邓小平、叶剑英、郭沫若、希拉里•克林顿等中外名都游览过这里。老一辈革命家叶剑英元帅1963年游览七星岩后曾写下“海洋冲刷山川洞,石乳冰凝玉塑山。幽窟千年供避难,今游人乐尧舜天”的赞美诗句;革命老人徐特立也有题赞“七星岩洞,风景独好。地灵人杰,祖国之宝。”
解放后,成立了园林管理机构,对岩洞内景点重新调查和整理,装配灯光,分为六大洞天,共命名景观40余处。近年七星景区引进了多项高科技技术,打造景观照明,力求虚实相间、动静结合地为游人展示一幅全新的洞内奇观,七星岩景观更加瑰丽迷人。
【精彩预告】七星岩,我们身边的秘境与风景(二)——精彩绝伦的喀斯特溶洞奇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