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牙楼 月牙楼是桂林名楼,座落在七星群山之中的玉衡峰下,环境优美,在登楼品尝桂林传统地方风味的同时,还可以观赏世纪宝鼎、华夏之光壁画、普陀山、博望亭、普陀精舍、花桥及远山近景,美不胜收。1963年中国一代文豪、史学泰斗郭沫若先生登月牙楼后,赋诗赞到:“月牙楼是画廊楼,八面奇峰豁远眸。毋怪楼中无一画,画图难及自然优。”月牙楼内也因此没有悬挂过一幅画。这里的素食两百年来极负盛名,其中“月牙姑子面”和“桂林米粉”齐名,都是桂林著名的民间小吃。邓小平两次到桂林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桂花香芋盒,周恩来则喜欢吃柚子皮瓤肉,这些在月牙楼都能吃到。
小白楼 小白楼是中共桂林市工委联络站旧址,在月牙山的北麓,原来是私人住宅,中式民国建筑,两层六间房,小青瓦砖木结构,双坡屋顶。1946年春,中共桂林市工委以“桂师校友会”的名义买下此楼作为联络站和活动点。
逍遥亭 “逍遥楼”三个大字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,古朴苍劲、雄浑有力。颜真卿其实没有到过桂林,这块碑是唐代从山西到桂林为官者根据蒲州(今山西永济)的碑石摹刻的。但唐代时桂林的漓江边确实有一座很有名的逍遥楼,“逍遥楼”碑是门匾。那时候在逍遥楼中品茗观景、饮酒吟诗相唱和的名流雅客络绎不绝,如果楼至今还在的话,也足可以名入“中国四大名楼”的行列中了。逍遥楼原址就在现在的解放桥西头旁边,古桂林城墙行春门上。到了宋崇宁元年(1102)广西经略安抚使程节重建城楼改名湘南楼,所以在逍遥楼碑的另一面刻的是宋代李彦弼的《湘南楼记》,描述了修楼及更名缘由,文辞优美、书法隽秀,也是一件难得的作品。因为碑的阴阳两面,刻着唐宋两代名碑,很珍贵,所以专修“逍遥亭”加以保护。
超尘静境 这原是清代一个旧寺庙的大门,“超尘静境”四个字就是指“超脱凡尘,与世无争,进入了一个比较洁净的境地”。
小蓬莱 细雨云天之时,从远处望这边,整个山上的亭台楼阁时隐时现,虚无缥缈,就好像蓬莱仙境,所以叫小蓬莱。小蓬莱建于清光绪十八年(1892),在这可凭栏远眺城东美景,柱子上有著名教育家马君武的联句。
普陀精舍 原是普陀寺的旧址,从唐代开始就供奉观音,因年久失修,早已废除,曾做过供奉抗战阵亡将士灵位的纪忠祠。1959年重建。后面的观音岩里面石壁上刻着《多心经》经文。
栖霞亭 “栖霞亭”始建于宋代,当时叫“簪带亭”。七星岩曾叫过“碧虚岩”,又叫过“栖霞洞”,在岩口建亭,往往以岩洞的名称命名。
碧虚亭 石壁上镌刻着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的《碧虚铭》,讲述了唐朝文士郑冠卿遇日华、月华二仙的故事以及建亭的缘由和以“碧虚”命名的依据。碧虚亭原为范成大始建,后改建更名为“碧虚阁”,现在是游客休憩和观赏石刻之处。
伴月亭 “伴月亭”建在月牙山的山道上,与“月牙岩”相伴,站在亭的观景台上,能远眺花桥倒影的“月轮”,因此取名为“伴月亭”。
小广寒 月牙山中的月牙岩,远眺如新月,建有两层小楼“小广寒”,好像月亮中的广寒宫,连接着六角飞檐的襟江阁,是观景绝佳处,也是电影《刘三姐》的外景拍摄地。
丹桂岩 古时这里种有丹桂树,而称“丹桂岩”,是桂林古人类的居住地。在洞中曾出土了蚌器、骨器和石器等,是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。